推广 热搜: 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家庭  教育  初中  知识  教育资讯  高中  学习  小学 

「《母亲的悔过书》」好的教育,从尊重孩子开始

   日期:2025-04-16     来源:www.bingzhei.com    浏览:650    
文章简介:著名心理学家许添盛曾如此解释了爸爸妈妈子女间的问题根源:所有“问题”都根来自于,爸爸妈妈用控制代替尊重,用命令代替启发,用怀疑代替信赖,让孩子的生命找不到出路,找不到爱。这句话用来形容《母亲的悔过书》这本书再贴切不过,作者李柳南为了让孩子考...

著名心理学家许添盛曾如此解释了爸爸妈妈子女间的问题根源:


所有“问题”都根来自于,爸爸妈妈用控制代替尊重,用命令代替启发,用怀疑代替信赖,让孩子的生命找不到出路,找不到爱。


这句话用来形容《母亲的悔过书》这本书再贴切不过,作者李柳南为了让孩子考入顶尖名校、出人头地。


为此,她为孩子报了不少补习班、替孩子做选举谋划、让孩子进入学生会,一步一步地给孩子规划自己觉得的“完美路线”,再让孩子按着计划行走。


甚至不惜剥夺孩子的喜好、命令孩子根据我们的需要来做,亦不曾倾听孩子的心声。


就如此,子女的出色让她遭到海量父母的追捧,在她沉浸在“一流父母”的喜悦中时,一双儿女却相继退学、视她如仇敌,彻底拒绝和她交流......


有人说:最可悲的事不是不喜欢,而是爱错了。



深以为然,不适合的爱。爸爸妈妈越爱,孩子就越想逃离,这便是大部分亲子间的近况。

01

带有控制的爱,终成伤害


作家简·尼尔森在《正面管教》中写道:


我了解你爱你的孩子,你也了解你爱你的孩子,

但,孩子了解你爱他们吗?

假如你去问问孩子,或许你会感到十分惊讶。


深以为然,当爱超了界限,孩子感觉到的并非爱,而是一种被控制后的痛苦和压抑。


就连被海量父母追捧的“一流老师”李柳南,也曾在无形中伤孩子至深。


在儿子反复询问能否把打鼓当成兴趣时,她生气地说:


“有空闲学打鼓,还不如多去上一个补习班。”


在得知儿子社团活动报了街舞社,她大发雷霆、软硬兼施,背地里通过儿子的班主任将他换到了念书会,丝毫不管孩子为进街舞社猜了几次拳、尽了多少力。


到家第一时间便是去摸电视机烫的程度,然后再推算孩子们看了多长时间的电视,随后又是枪林弹雨般的指责。


李柳南只关注孩子的排名,能否挤进名校的大门。


却不知,孩子为此尽了力、寒了心、受了伤。


最后,兄妹二人相继退学:女儿崩溃自残、儿子变得不再听话,母子关系从此冰冻,只留下一个手无足措的妈妈和两个找不到出口的孩子。



爸爸妈妈的控制欲有多强,孩子就过得有多苦。

「《母亲的悔过书》」好的教育,从尊重孩子开始

去年大火的热播剧《小欢喜》,“英子跳海”的剧情直击人心、使人泪目。


英子一直是乖巧懂事的其他人家孩子,母亲期望她考清华北大,她的梦想是南大的天文系。


一边是母亲的期望,一边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南大,苦苦挣扎失眠34天后,她选择了离家出走。


在陶虹扮演的母亲声嘶力竭地问她为何非要去南大时,英子终于奔溃喊出:“我就是想要逃离你!”


一个用尽力去爱,一个拼了命想逃。


宋倩爱英子,为了她离职、为了监督她学习安装了玻璃窗、为了不吵到她弄了隔音板、为了她高考考试亲自研究考试试题。


打着“为她好”的口号,不允许英子去天文馆做解说员,也反对她上南大天文系。


她掏心掏肺地付出,就是想为英子好,可是却从未想过,她心里到底想要什么。


英国伦敦大学做过一项研究,儿童时期被爸爸妈妈过多限制行为、干预隐私的人,会导致终生的伤害,长大后独立性差,依靠性强,无论在什么阶段,幸福指数都更低。


心理学家李雪也说:


“爸爸妈妈控制欲的手伸向哪儿,孩子一生都将在哪儿领会到痛苦。”


的确,当爱成了控制,爱便是伤害。



真的好的爱,不应该只关心孩子飞得有多高,更应该关心孩子飞得累不累。

02

多少孩子,在等爸爸妈妈一句“对不起”


之前,看《少年说》时特别心疼一个小姑娘的遭遇。


原来有一天,从来没给她提过书包的父亲帮她提书包,由于书包有点沉,父亲发现了书包里的小说本。随后,她的父亲冲进她的房间,将她五年来一笔一划写的56本小说一锅端了。


没流泪,可是当那句“我感觉那段时间,我就像失去灵魂一样”从她嘴里说出时,同样热爱文学的我才真的感觉到那种切肤的绝望和期待的道歉。


在小姑娘表示自己是“文科脑”,数学无法追上其他人的脚步时,台下的爸爸只不过说:“其他人能行你也肯定行,我相信你。”


很不容易鼓起勇气的坦诚,并没等来爸爸对伤害我们的道歉,反而是提升成绩的需要和那句不痛不痒的鼓励。



小姑娘最后没怎么说,转身崩溃大哭。

「《母亲的悔过书》」好的教育,从尊重孩子开始

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曾说过:

一个勇于承认错误、探索新的谈话起点的爸爸妈妈,

远比固执、专横的爸爸妈妈要可爱得多


深以为然,


比起犯下的过,不愿道歉的爸爸妈妈才是将孩子推入无底深渊的凶手。


大部分爸爸妈妈都在等孩子一句“谢谢你”,却不了解孩子也在等自己一句“对不起”。


电视剧《请回答1988》中,有一个非常会道歉的爸爸。


在剧中,德善一家的条件艰苦,爸爸妈妈常常由于资金吵架,德善排名老二,一直非常听话懂事。



可这份懂事,无形中被爸爸妈妈忽视。

「《母亲的悔过书》」好的教育,从尊重孩子开始

妈妈煎荷包蛋,假如只有两个鸡蛋,肯定是给弟弟和姐姐;过生日永远是提前和姐姐一块过;买回来的炸鸡她只可以吃鸡翅......


当第三被迫和姐姐生日时,一向隐忍的德善终于爆发了、控诉爸爸妈妈的不公平、自己隐忍的委屈。


德善父亲听后,给德善单独买了蛋糕,笨拙且真挚地给德善道歉:


“父亲也是头一次当父亲,父亲更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父亲,我的女儿稍微体谅一下。”


最后,德善哭着原谅了。


心理学家艾莉卡·蕾丝切尔说过:


“优质爸爸妈妈了解,道歉不会削弱他们作为爸爸妈妈的权威,它是一种自信、正直和有担当的表现。”


真挚的道歉,是修复亲子关系的金疮药。


就像李柳南在书中写的那样:


“不是只有孩子要写悔过书,假使大人做错了事,也应该要写悔过书”。


所以,当大家伤害了孩子,可以真挚地给他道一句歉,


不要由于赢了孩子,却失了孩子。



03

爱孩子,便如他所是

而非只如你所愿


《追风筝的人》中说到:孩子不是图画册,爸爸妈妈不可以只顾着画上我们的色彩。


的确这样,孩子不是爸爸妈妈的附属品,有权利决定自己生活的走向。


伊能静在参加《幻乐之城》时曾提到首次和儿子哈利吵架的历程,缘由是由于哈利想去上剪辑课,可是她却期望孩子能上编剧课。

面对母亲的期望,哈利直接反驳道:


“你用你了解的事情来告诉我,你如何了解你了解的就是全部呢,我的将来你又没去过!”


哈利的话给了伊能静当锤一棒,于是哈利才有幸做了自己。


著名教育专家孙瑞雪在《爱和自由》中写道:

爸爸妈妈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,

但至于怎么样探索世界,那是孩子的自由。


近期,“留守女生选择考古”引起热议,与评论区讲诉的考古过于冷门、就业狭窄还赚钱少等反对的呼声形成对比的,是女生爸爸对她的支持。


在同意记者采访时,女生爸爸表示评论区说的也会担忧,但孩子对资金看得淡,他也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会高兴不少。


心里非常担忧孩子的将来,但还是尊重女儿的选择。


这才是最好的爱,为她好,那便如她所是,而非只如你所愿。


最后,我想用纪伯伦的一首诗来和大伙共勉:

你的儿女,其实不是你的儿女。


他们是生命对于自己渴望而诞生的孩子。


你们可以给他们爱,却不能给他们思想,由于他们自己有我们的思想。


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,却不是他们的灵魂,

由于他们的灵魂是明天,是你做梦也没办法达到的明天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